鲍威尔国会证词提振美元,更高的终端利率或已锁定5.50%-5.75%

2023年03月08日, 12:00pm SGT time 新加坡时间


摘要: 鲍威尔国会的证词提振美元,更高的终端利率已锁定5.50%-5.75%; 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破5%,十年/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加深; 关于“美德利差”对美元指数的影响; 关于大通胀时代的前美联储行长 – 保罗沃尔克政策的讨论; 关于“美德利差”对美元指数的影响; 澳元弱势依旧和“头肩顶”形态依然有效; 日元继续疲软, USDJPY向上破137; 两会设定2023年中国经济5%增长,重点关注科技和ESG。


鲍威尔讲话提振美元,更高的终端利率或已锁定5.50%-5.75%


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破5%,十年/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加深

上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服务业强劲复苏,制造业经济活动继续小幅收缩,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仍在健康波动范围,颇具韧性,支持美联储继续加息,对抗“通货膨胀”。  美国6个月、1年期、2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集体攀升至2007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分别上攻近期高点5.35%, 5.27%,5.08%, 4.08% 和3.93%。其实从今年2月初以来,随着美国国债新一轮的被抛售,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开启小幅上涨。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了2022年11月创下的4.88%的“峰值”之后迅速向下回撤,目前报价在5.08%。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4.08%,也刷新2023年1月以来新高,但仍低于去年10-11月创下的4.25-4.35%的“峰值区间”。 美国十年/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自去年7月开始的25个基点的“倒挂”,已经持续了8个月的时间,最近扩大到 100个基点的新高。 美国6个月,1年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周K线图和RSI指标都形成可“常规看跌背离”形态,显示美国国债市场目前或已经处在一个关键的“拐点”附近,在这种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投资者需要在接下里的几个月密切观察“ 美国十年/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 ”倒挂的程度是否有逐渐开始“收窄”的倾向, 同时需要警惕,是否市场对美联储的的鹰派立场的“再定价”是否已经见顶。

资料来源:tradingview, 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在 5.27%附近, 如果美联储在9月之前的升息到“终端利率”5.5%, 那么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就可能涨至5.5%左右。 美国2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在5.08%, 已经”高过”去年11月初创下的峰值 4.88%。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和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周K线图和RSI指标看跌背离(收益率进一步上涨而RSI指标录得下跌)都暗示美国1年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乏力。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均徘徊在各自去年10-11月的区间(3.8% – 4.10%) 附近。当然,停滞不前的走势也可能意味着在收益率进一步上涨之前价格走势短暂的休憩。不过,在缺乏明显看涨催化剂的背景下,美债收益率后续阻力最小的路径似乎是震荡下行。

  • 美国2月标普服务业采购经理人PMI指数升至50.6,创下2022年7月以来的新高;
  • 美国2月供应管理协会(ISM)服务业PMI指数终值为55.1,高于预期的54.5;
  • 美国2月ISM非制造业就业指数录得 54.0, 高于预期的50.0  和前值的49.8;
  • 美国2月ISM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录得62.6,高于预期的58.5 和前值的60.4;
  • 美国2月ISM非制造业价格支付指数录得65.6, 高于预期的64.5,略低于前值的67.8
  • 美国2月份ISM制造业PMI录得47.7,高于前值的47.4, 结束了此前连续8个月走低的趋势,但是结果不及预期值48。
  • 美国2月ISM 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录得51.3,大幅高于预期的45.0和前值的44.5,暗示通胀升温;
  • 美国2月标普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7.3,小幅低于预期的47.8和前值的47.8;
  • 美国2月制造业就业指数录得49.1,低于预期的51.0和前值50.6

过去两周(2月24日-3月6日),美元指数一直在104.10 到105. 30 之间区间波动,3月7日,鲍威尔国会鹰派发言后,最高触及105.85, 目前在105.55附近。  研判美元指数,以及美国国债接下来的走势,需要密切关注本周五(3月10日 )的美国非农数据的公布,或能获得进一步的指引, 如果2月美国经济表现出相当之韧性,就业市场持续紧俏,通胀表现更有粘性,那么3月23日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更加激进,美国国债债收益率或将持续上冲。反之,市场会下调美联储终端利率预期以及维持高利率的时间,美债收益率就会开启一波调整。根据CME观察工具,目前市场对峰值利率的预期仍维持在5.50-5.75%区间,对今年年末利率预期也是维持在5.50-5.75%区间。

关于大通胀时代的前美联储行长 – 保罗沃尔克政策的讨论

保罗沃尔克,1975-1979年任纽约联邦储备地区银行行长,也就是说担任美联储委员会委员和开放市场委员会的副主席。1979至1987年在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中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就是美联储行长)。在他任职美联储行长期间, 把通胀水平,从1979-1980年的13%左右,下降到1982年的4%左右,在沃尔克任职美联储的其余时间里,通胀稳定了下来。因此,美联储在短短几年内从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过去15年来通胀上升的趋势。在通胀预期管理上,美联储通过”债券收益率变动”来监测通胀预期,同时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增强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与市场预期的稳定性。 沃尔克时代后的货币政策框架,在物价稳定方面取得了长期性成果,造就了后来的大稳健时代(Great Moderation,1984-2007年)。

资料来源: 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以史为鉴,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沃尔克时代的经验,他领导美联储更加明确了货币政策对于物价稳定的核心地位,并将货币供给(M1)增速纳入货币政策目标,继而大幅加息,使联邦基金利率高于CPI通胀率,以达到控制货币供给的目标。 而目前这轮美国通胀数据,美国1月CPI(年率)为6.4%, 而美国的利率在4.50-4.75%区间,也就是还低于6.4%, 也就是说,根据前美联储行长“保罗沃尔克”在大通胀时期的经验,美联储还要继续加息,而且要使得联邦基金利率高于CPI通胀率,而且要保持一段时间,才能将通胀打下来。

资料来源: 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根据在1980-1985年的前美联储行长“保罗沃尔克”在大通胀时期的经验, 联邦基金利率高于CPI通胀率,才能有效打压“通货膨胀”。

在“保罗·沃克尔”任美联储行长的期间, 中央银行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制约,也就是主要的目标是“对抗通胀”,而不是“经济增长”。   以美国十/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来研究,投资者就应该紧盯债券市场而是“短端”,也就是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而非债券市场的“长端”,就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因为“短端”是由美联储来引导的,例如,美联储本轮升息的终端利率5.5%,最后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就会落在5.5%左右。目前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4.50%至4.75%,目前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报价在5.08%附近。 观察“保罗·沃克尔”大通胀年代, 中央银行通过“短端”不断的往上引导,以美国十/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倒其实一直是倒挂的,但是倒挂的利差水平(1980年2月左右)大概最高在200个BP。

资料来源: 财经M平方, 观察1980年时期,美国十/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挂的利差水平(19802月左右)大概最高在200BP左右, 而目前的美国十/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挂,自去年7月开始的25个基点的“倒挂,已经持续了8个月的时间,最近扩大到 100个基点的新高。

如果说,美联储这轮加息的“短端”加到5.50%,也就是说,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最终会落在5.5%附近,由于“利差”不能无限的扩大, 随之美联储继续大幅度的加息,“短端”就会被拉起来(由目前的5.08%, 拉升到5.5%),“长端”就会跟随“短端”被拉起来。 也需要观察“短端”长期停滞(例如长期停在5.5%不变),“长端”将会是什么情况,这个“利差”不会无限的扩大,“长端”会是什么情况 ,大概率是被重新的拽回拉,然后再一个区间波动,整体的“倒挂”会继续波动,直到这种约束被打破, 朝着抹平“倒挂”,或者走出“倒挂”的方向移动。所以“美国十/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的利差是继续扩大,还是什么时候开始收窄,这就是我们应该观察的重点。 也就是我们2023年需要重点观察的一个重要的 “临界值”, 或者说是一个交易策略“盈亏”的一个临界值。

沃尔克总结了他从当时美联储央行行长,经济学家甚至政界人士从大通胀中需要汲取的教训。首先,适度通胀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石。其次,各国央行可以将通胀保持在低水平,前提是它们足够可信,足够持久,能够对抗通胀心理,并将通胀预期锚定在较低水平。最后,央行要想变得可信,就需要有一定的余地来做出货币政策决策,同时要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不受短期政治压力的影响。沃尔克的继任者艾伦·格林斯潘接受了这些原则,将把控制通胀和维持沃尔克艰难赢得的反通胀信誉作为其货币策略的核心。(摘自<21世纪货币政策-伯南克>)

关于“美德利差”对美元指数的影响

美德利差是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如果没有重要的“风险事件”的话,一般来说,资金移动决定汇率,资金移动主要的驱动力量是利差,例如美德利差,美日利差。 因为美元指数的主要成分是欧元,所以美德利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国际资金流动,当美德利差走高,投资者就看多美元, 当美德利差走低,投资者就看多欧元。 我们从下图中看到,美德利差的走势和美元指数的走势基本吻合。如果要避险的话,“避险资产”还是首选,就是美元。美元自今年2月开启的上涨行情,仍在进行中。

资料来源:财经M平方, 美德利差 = 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 德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长天期收益率反映一国景气环境变化,而美德利差则反映美国与欧元区两大经济体的景气相对强弱。 美德利差向上,表示美国与欧元区经济差距扩大; 美德利差向下,表示欧元区经济逐渐追赶上美国。 从历史走势来看,当景气处在多头循环时,美德利差若反转向下,代表美国以外的经济体逐渐跟上美国的脚步,也可视为景气多头走向末端的前兆。美德利差通常领先欧股 1 至 2 年反转,例如 2000 年,2008 年时皆为如此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的证词要点

鲍威尔上一次向国会提交货币政策报告是在去年 6 月,当时正处于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早期。本周二(3 月 7 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发表了关于最新的“货币政策报告”的重要讲话,要点如下:

  • 美国消费物价指数(年率)在去年 6 月以年率 9.1%见顶后,今年1 月回落至 6.4%。 美联储将单独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用作其 2% 目标的基础,该指数在 6 月份达到接近 6.8%的峰值,并在 1 月份降至 5.4%。
  • 最新的经济数据强于预期,这表明最终利率水平可能高于此前预期, 如果整体数据表明有必要加快收紧政策,我们将准备加快加息步伐,虽然通胀自去年达到峰值以来“一直在放缓”,但“将通胀率回落至 2% 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可能会崎岖不平。”
  • 除住房外的核心服务部门几乎没有“反通货膨胀”的迹象,为了赢得对”反通货膨胀”的斗争,可能需要一个更疲软的劳动力市场。央行货币政策的大部分影响可能仍在酝酿之中,劳动力市场仍维持着 3.4% 的失业率,这是自 1969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工资增长强劲。
  • 劳动力市场可能必须走弱,通胀才能在整个服务业下降,这是经济中劳动密集型的部分,价格继续上涨。“为了恢复价格稳定,我们需要看到该部门的通胀率下降,而且劳动力市场状况很可能会有所放缓。”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重申保持鹰派立场,为更高的峰值利率奠定基础,以应对通胀的上行风险,强化市场对美联储在3月会议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或同时可能推动终端利率从目前的5.50%上升至接近6.0%的预期。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不会在2023年降息, 今年年底美联储11和12 月维持终端利率预期为5.50-5.75%不变。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维持强硬打压通胀的决心,并预期美联储将维持高利率在较长一段时间不变,这有利于美元强势上行。

反映到金融市场上,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3月7日)后,美元指数大涨,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上测4%,目前在3.987%(注意,去年10-11月创下的高点在4.25%-4.35%附近), 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在5.034% (注意,去年11月创下的高点在4.88%附近),非美货币分别不同程度的下跌, 美股黄金,原油也开启下跌。 美国三大股指也在高利率预期下备受打压,开启不同程度的下跌。以下是最近一周的涨跌记录:

  • DXY美元指数震荡上涨近150点(104.10 – 105.60) 现报105.64
  • 道琼斯指数+1000/-700点(32500 – 33500 – 32800),现报32830
  • 标普500指数+145/-90 点(3925 – 4070 – 3980  ),现报3990
  • 纳斯达克指数+650/-300点(11800 – 12450 – 12150),现报12157
  • 黄金兑美元+45/-45 美元每盎司(1810 – 1855 – 1810 ),现报1813
  • USDJPY上涨200点(135.50 -137.50 ),现报137.47
  • USDCNH 上涨1300点(6.8650 – 6.9950 ),现报6.9815
  • USDSGD上涨 150点(1.3400 – 1.3550),现报1.3550
  • EURUSD +150/-160点(1.0550-1.0700- 1.0540), 现报1.0545
  • GBPUSD+150/-250点 (1.1920-1.2070– 1.1820) ,现报1.1835
  • AUDUSD下跌 200点(0.6780 – 0.6580),现报0.6600
  • NZDUSD下跌170点(0.6270 – 0.6100),现报0.6110
  • USDCHF -160/+150  (0.9440 -0.9280 – 0.9430),现报0.9420
  • USDCAD上涨200点(1.3550 – 1.3750),现报1.3749
  • 比特币Bitcoin 跌2000点(23950 – 21950), 现报22130

澳元弱势依旧和“头肩顶”形态依然有效


近期公布数据,或暗示澳洲国内经济活动或放缓。 澳大利亚1月贸易帐116.88亿澳元,小于预期的127亿澳元,和前值122.37亿澳元, 同时澳大利亚1月进口月率5%,高于前值1%,  澳大利亚1月出口月率1%,高于前值-1%。3月1日公布的澳大利亚第四季度GDP季率0.5%,低于预期0.80%和前值0.60%; 澳大利亚第四季度GDP年率 2.7%,与预期2.70%持平低于前值5.90%。 澳大利亚经济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GDP增速低于预期,这暗示澳洲联储的多次加息已经或开始影响经济活动,借贷成本的上升或开始抑制国内消费。

澳洲央行3月利率决议  (3月7日)  加息25个基点至3.6% 符合市场预期, 美元强势主导市场的情况下,澳洲央行继续加息也无法阻止澳元的疲软。澳洲央行3月货币政策声明∶澳洲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3.6%,委员会预计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仍决心将通胀恢复到目标水平, 澳洲央行在评估政策时将考虑CPI、支出和劳动力市场, 委员会在使通胀率重返目标水平上决心坚定,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让CPI重返目标区间, 月度CPI数据表明通货膨胀已经触顶,预计通货膨胀将在今明两年下降 ,薪资增速依旧与通货膨胀目标匹配,消费者支出增速已经放缓,劳动力市场仍然非常紧张,失业率接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工资增长继续加快,委员会仍对价格-工资的螺旋式上涨保持警惕。全球通胀仍然很高,但总体上看正在放缓,许多经济体的服务价格通胀仍然居高不下,预计通胀达到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GDP增长有所放缓,四季度GDP增长0.5%,全年增长2.7%,预计未来几年的增长率将低于趋势水平。

资料来源:tradingview, 两周前笔者提醒过的澳元/美元(AUDUSD)日K线图的“头肩顶”技术形态,不仅完美下破,AUDUSD跌破“颈线”之后下跌动能加速。 目前,澳元/美元目前在低点0.6600附近寻求支撑,若后续跌破这一水平线则进一步下测0.6550-0.6500区间。反之,重新向上测试0.6800-0.6900,和更进一步关注此前的高点0.7000


日元继续疲软, USDJPY向上破137


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国债收益率的利差持续支撑USDJPY上行走势。 最近几周美国经济数据强劲稳健,叠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3月7日),重申保持鹰派立场,为更高的峰值利率奠定基础,以应对通胀的上行风险,加强了市场对美联储在3月23日FOMC会议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或同时可能推动终端利率从目前的5.50%上升至接近6.0%的预期。市场重新计价美联储鹰派加息路径,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普遍上涨,美元指数脱离过去一周的104.00- 105.00 的“胶着”窄幅波动区间,强势上破105.50,目前报价在105.65。 日本央行坚持鸽派立场,日本国债收益率限制在+/-0.5%区间不变。即将上任的新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Kazuo Ueda 近期发言表示,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环境,还不是放弃现行政策的好时机, 支持日本央行坚持大规模量化宽松,且不会大幅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 这也限制日元的吸引力。 USDJPY脱离之前135.50- 137.00之间波动区间,强势上破137.00,并最高触及测试137.50, 目前报价在137.30。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高田创发言要点:  持续宽松很重要,宽松政策的利大于弊, 需要一定时间来衡量12月行动对市场功能的影响, 希望债市运作有所改善, 工资上涨趋势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日本央行的债券市场调查显示情况正在恶化,希望将继续密切关注债市状况。

资料来源:tradingview, USDJPY在2022年5月-10月之间的周K线图RSI指标形成的“常规看跌背离”,仍然是成立的, 自近2月初以来自127.50左右开启的的这波反弹, 目前已经接近看向138.50,也就是斐波那契50%回调(fibonacci 50% retracement)位置接下来,或看向斐波那契61.8%回调(fibonacci 61.8% retracement)位置,大概在141.50左右。警惕“ 常规看跌背离”仍发挥作用,USDJPY的反转,也就是日元的再次走强仍在今年的某个时候或会发生。


两会设定2023年中国经济5%增长,重点关注科技和ESG


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  3月5日在北京召开, 对2023年GDP的前景作出了更为保守的预测,设定的GDP增长目标在5%左右,低于市场预期。今年政策的主要重点是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 以及技术自力更生。提及外部市场疲软或会给中国出口相关行业带来挑战。 基础设施增长放缓, 从新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的目标规模可以看出基建投资的速度放缓,低于预期的4万亿元。未来或只有那些已经计划或开始的项目才会被实施, 更加集中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2023年的政府预算赤字则定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高于去年的2.8%。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去年的财政赤字非常高,占 GDP 的 8% 至 9%。政府希望借经济复苏的机会减缓财政赤字的增长。 2023年消费物价指数(CPI)年涨率定为3%左右,则与2022年相同。据中国统计局1月公布,中国去年CPI年涨2.0%,低于预期。提出1200万新增就业的目标,考虑到今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政府早前公布的数字,大约是1158万人,这意味着一些毕业生和一些现有的失业居民将无法找到工作。就业在复苏期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消费增长的支柱,政府希望有更多的初创公司来填补这一空白。强调了“技术和ESG”对于长期增长的重要性。其中在ESG中,绿色能源,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 这两个行业未来将获得政府相关的支持措施,以及相关的私营部门将会吸引更多资金进行投资。今年军费预算为1万5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资料来源:Pantheon Marco

随着中国防疫措施的持续优化,和经济措施效应的稳步显现,中国经济景气水平大幅回升,企业信心升至两年来新高。中国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中国财新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再次确认重启反弹的强劲势头。 中国财新服务业 PMI 从 1 月份的 52.9 攀升至 2 月份的 55.0,证实了中国强劲的早期复苏前景。零 Covid 政策的取消导致业务活动激增,运营中断减少,商业活动的强劲数据与 2022 年年中,2021 年年中和 2020 年末的先前高点相当。

  • 中国财新服务业 PMI 从 1 月份的 52.9 攀升至 2 月的 55.0
  • 中国官方制造业PMI 从 1 月份的6 升至 2 月的 52.6,也创下2012年4月以来新高
  • 中国官方非制造业 PMI 从 1 月份的4 攀升至 2 月的 56.3。
  • 中国财新制造业 PMI 从 1月的2 升至 2 月的 51.6

昨日(3月7日)鲍威尔表示将有更高的终端利率峰值后,美元飙升,带动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例如黄金,银,铜,原油纷纷开启一波凌厉的下跌, 其中白银跌势最猛,刷新2022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反应到金融市场上,以下是过去一周的涨跌记录:

  • USDCNH 上涨1300点(6.8650 – 6.9950 ),现报6.9815
  • 中国A50股票指数(CHINA50)+490/-480(13100 – 13590 – 13110) , 现报13560
  • 中国恒生企业指数(CHINAH) +550/-400 点(6550 – 7100 – 6700) , 现报6705
  • 香港恒生指数(HK50)+1250/-1020 点(19750-21000 – 19980) , 现报19980
  • 德克萨斯油(WTI Oil) +480/- 380 点(76.00 – 80.80 – 77.00), 目前报价77.50
  • 布伦特油(Brent Oil) +400/-380 点 (82.80 -86.80 – 83.00),目前报价83.65
  • 黄金价格(XAU/USD)跌破1820, 目前报价在每盎司1809.00美元
  • 白银(XAG/USD)暴跌超4%,并跌破20美元,目前19.91美元

短期风险


本周二(3月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重申保持鹰派立场,为更高的峰值利率奠定基础,以应对通胀的上行风险,强化市场对美联储在3月会议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或同时可能推动终端利率从目前的5.50%上升至接近6.0%的预期。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维持强硬打压通胀的决心,并预期美联储将维持高利率在较长一段时间不变,这有利于美元继续强势上行。美元开启一波大幅上涨行情,涨势是否延续,目前市场关注的短期焦点转向本周三(3月8日)即将公布的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变化 和本周五(3月10日)晚上9点半的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数变化数据。以及聚焦下周二(3月14日)美国2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如果美国2月非农及2月CPI表现不及预期,可能令市场押注美联储的更多加息和更晚“政策转向”。

亚太方面,关注本周四(3月9日)的日本去年Q4的GDP数据, 以及本周五(3月10日)的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和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声明 。 以及下周三(3月15日)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关注本周四(3月9日)的中国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相关数据,以及下周中国2月零售销售年率的数据。 关注下周四(3月16日)澳大利亚2月失业率,澳大利亚2月就业人数变化和澳大利亚2月全职就业人数变化 的相关数据的公布。

预计下周美元继续升值和小幅贬值并行,美国基本面支持美元升值,但经济发展需要美元贬值。也需要警惕,当市场充分消化以及充分定价美联储今年年内的紧缩政策,则美元的下跌行情可能会随时卷土重来。

Sandy Wang 撰

12:00pm SGT time, 08Mar 2023

Powell’s Congressional Testimony Boosts the US Dollar, higher Terminal Rate May Be Locked in at 5.50%-5.75%.

Content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It is not investment advice or a solution to buy or sell securities. Opinions are the authors; not necessarily that of OANDA Business Information & Services, Inc. or any of its affiliates, subsidiaries, officers or directors. If you would like to reproduce or redistribute any of the content found on MarketPulse, an award winning forex, commodities and global indices analysis and news site service produced by OANDA Business Information & Services, Inc., please access the RSS feed or contact us at info@marketpulse.com. Visit https://www.marketpulse.com/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beat of the global markets. © 2023 OANDA Business Information & Services Inc.

Sandy Wang

Sandy Wang

Market Analyst, Asia Pacific, OANDA
With over a decade of experience as a “position trader” - Sandy Wang was one of OANDA’s Asia Pacific Market Analysts, specializing in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 across a wide range of markets such as forex, bonds, equity indexes, and commodities. Sandy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all currency pairs, as well as their correlation with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 or economic indicators. Sandy, a methodical researcher, focuses on the creation of trading strategies designed to maximize the profitability of each financial instrument. She graduated from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based in Singapore, joined OANDA in 2016 as a forex specialist and has been a contributor to market commentary from 2021 to 2023. 作为拥有十多年交易经验的“头寸交易者”,Sandy Wang 是OANDA 在亚太区域的其中一位市场分析师,专注于从宏观经济观点和基本面分析的角度对外汇,债券,股票指数和大宗商品等多个金融工具领域的研究。其中,Sandy对“所有货币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这些“货币对”与其它金融工具或者金融指标的相互关联性的研究特别有兴趣。Sandy 是一位有系统有条理的研究员,关注于设计和建立能够使每一种所研究的金融工具实现盈利最大化的交易策略。她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常驻新加坡,于2016 年加入 OANDA,担任外汇专家,自 2021 年以来一直为市场评论撰稿。
Sandy Wang

Latest posts by Sandy Wang (see all)